营养与膳食
一、基本信息
课程代码:0010016
课程学分:1.0
面向专业:19级1、2班
课程性质:系级必修课
开课院系: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系
使用教材:
教材 营养与膳食 主编 林杰 闫瑞霞 人民卫生出版社
参考书目 医学营养学 主编 蔡美琴 上海科技出版社
临床营养学 主编 张爱珍 人民卫士出版社
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主编 中国营养学会 人民卫生出版社
课程网站网址:暂无
先修课程:
二、课程简介
《营养与膳食》是研究食物与人体健康的一门应用性学科,重点介绍了营养学的基础知识、不同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膳食营养防治等内容。同时联系当前的国情介绍营养与膳食相关的信息,并联系临床案例,让学生学会在病人出入院中进行饮食宣教。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掌握相应的营养学知识与技能,开展疾病的营养治疗、营养咨询、社区宣传教育和营养干预,以达到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要求。
三、选课建议
适合护理专业、二年级、需要有一定的生物化学和成人护理学习基础。
四、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
专业毕业要求 | 关联 |
LO11:表达沟通 | |
LO21:自主学习 | |
LO31:专业通用能力:能应用医学基础知识解释常见临床现象,具有一定的指导护理工作和用药指导能力。 | |
LO32:护理评估能力:能全面评估护理服务对象的身、心、社会及精神方面的健康状态。 | |
LO33:专业实践能力:能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,对内、外、妇、儿等常见病与多发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,对常见急危重症能及时发现、初步处理和配合抢救。 | |
LO34:评判性思维能力:能用实践经验及理论知识做出有依据和经过良好判断的临床决策,并能评判他人所提出的理论;在临床紧急情况下,能分析和确定出首要危机。 | |
LO35:健康教育能力:能确定病人、家属的健康需求,并采用合适的健康教育策略。 | |
LO36:协调管理能力:能协调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,能负责护理人员、护理物资和各种活动的安排与管理。 | |
LO41:尽责抗压 | |
LO51:协同创新 | |
LO61:信息应用 | |
LO71:服务关爱 | |
LO81:国际视野 |
备注:LO=learning outcomes(学习成果)
五、课程目标/课程预期学习成果
专业能力写到毕业要求层级(二级编码),通用能力写到指标点层级(三级编码),如果是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全部写到指标点层级(三级编码)。在“课程目标(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)”这列要写清楚指标点(或者毕业要求)在本门课程里面的具体表现,撰写时以适当的行为动词引导。
序号 | 课程预期 学习成果 | 课程目标 (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) | 教与学方式 | 评价方式 |
1 | LO102 | 根据课堂提问,可以积极讨论,踊跃发言,阐述自己观点,进行有效沟通。 | 问题本位教学法 | 口头评价 |
2 | LO32 | 1.能全面评估护理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,并找出其存在的营养相关问题。 | 直接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个案教学法 | 纸笔测验评价 |
2.陈述营养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、不同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膳食原则、营养防治等内容。 | ||||
3.实践营养支持输注途径、输注方式和护理要点。 | ||||
3 | LO35 | 1.联系临床案例,能够对人体营养状况做出初步评价,并学会编制健康营养食谱,进行营养干预。 | 直接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个案教学法 | 纸笔测验评价 实作评价 |
2.面向公众,能对各类健康人群平衡膳食进行正确的营养指导。 | ||||
4 | LO612 | 能够熟练使用文献检索功能,并进行综合整理分析,撰写相关学术论文。 | 直接教学法 问题本位教学法 | 实作评价 |
六、课程内容
此处分单元列出教学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。知识点用布鲁姆认知能力的6种层次: (“知道”、“理解”、“运用”、“分析”、“综合”、“评价”)来表达对学生学习要求上的差异。能力要求必须选用合适的行为动词来表达。用文字说明教学的难点所在,并标明每个单元的理论课时数和实践课时数。
序号 | 单元名称 | 知识点 | 能力目标 | 情感目标 | 教学难点 | 理论时数 | 实践时数 | 总时数 |
1 | 营养与膳食概述
| 1.膳食营养相关概念 2.人体对能量的需求 3.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
| 陈述膳食营养素的种类、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、参考摄入量及其食物来源 | 培养具有服务社会、奉献社会的意识 | 能量平衡
| 2 | 0 | 2 |
2 | 营养调查与评价
| 1.膳食调查与评价 2.体格测量与评价 3.临床体征检查 4.生化免疫检验与评价 5.综合营养评定 | 实践掌握体格测量方法
| 培养具有良好沟通能力、关爱病人的意识 | 综合营养评定
| 0 | 2 | 2 |
3 | 膳食结构与平衡膳食
| 1.常用食物的营养价值 2.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| 陈述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及其应用 | 培养具有“以人的健康为中心”的理念 | 膳食指南的具体应用
| 2 | 0 | 2 |
4 | 特定人群营养与膳食 | 1.孕妇营养与膳食 2.乳母营养与膳食 3.婴儿喂养指导 4.幼儿营养与膳食 5.学龄前儿童营养与膳食 6.学龄儿童营养与膳食 7.青少年营养与膳食 8.中年人营养与膳食 9.老年人营养与膳食 | 陈述孕妇、乳母、婴幼儿、儿童青少年、中老年人的膳食原则与膳食指导要点
| 培养具有“以人的健康为中心”的理念 | 食谱编制
| 2 | 0 | 2 |
5 | 营养缺乏性疾病膳食防治
| 1.蛋白质-能量营养不良膳食防治 2.维生素缺乏症膳食防治 3.矿物质缺乏症膳食营养防治 | 陈述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识别要点与膳食防治则
| 培养具有良好沟通能力、关爱病人的意识 | 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
| 2 | 0 | 2 |
6 | 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支持 | 1.营养风险筛查 2.肠内营养支持 3.肠外营养支持 | 陈述营养支持输注途径、输注方式和护理要点 | 培养具有良好沟通能力、关爱病人的意识 | 肠内与肠外营养护理
| 2 | 0 | 2 |
7 | 常见病膳食营养防治
| 1.呼吸系统疾病膳食营养防治 2.心血管疾病膳食营养防治 3.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营养防治 4.胃肠疾病膳食营养防治 5.泌尿系统疾病膳食营养防治 6.肝胆胰疾病膳食营养防治 | 陈述呼吸系统疾病膳食营养指导方法
| 培养具有良好沟通能力、关爱和服务病人的意识 | 计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能量摄入量
| 1 | 2 | 3 |
8 | 膳食营养与肿瘤防治
| 1.膳食营养相关因素 2.恶性肿瘤的膳食预防与营养支持 | 陈述肿瘤常见症状的膳食调养原则 | 培养具有服务社会、奉献社会的意识 | 恶性肿瘤放、化疗的膳食原则
| 1 | 0 | 1 |
七、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
列出课程实验的名称、学时数、实验类型(演示型、验证型、设计型、综合型)及每个实验的内容简述。
序号 | 实验名称 | 主要内容 | 实验时数 | 实验类型 | 备注 |
1 | 体格测量与评价 | 测量体重、身高、上臂围、皮褶厚度 | 2 | 综合型 | |
2 | 糖尿病的营养防治 | 制定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营养食谱 | 2 | 综合型 |
八、评价方式与成绩
总评构成(1+X) | 评价方式 | 占比 |
1 | 期末考试(闭卷) | 60% |
X1 | 综述论文 | 20% |
X2 | 案例分析 | 10% |
X3 | 课堂表现 | 10% |
“1”一般为总结性评价, “X”为过程性评价,“X”的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,无论是“1”、还是“X”,都可以是纸笔测试,也可以是表现性评价。与能力本位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方式,较少采用纸笔测试,较多采用表现性评价。
常用的评价方式有:课堂展示、口头报告、论文、日志、反思、调查报告、个人项目报告、小组项目报告、实验报告、读书报告、作品(选集)、口试、课堂小测验、期终闭卷考、期终开卷考、工作现场评估、自我评估、同辈评估等等。一般课外扩展阅读的检查评价应该成为“X”中的一部分。
同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共同授课的,由课程组共同讨论决定X的内容、次数及比例。
撰写人:马冯莉 系主任审核签名:
审核时间:2020